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散發或聚集性疫情。隨著人們衛生健康意識的增強,抗菌面料近段時間以來成為紡織市場上的“香餑餑”。各大紡織企業紛紛試水,研發各種抗菌面料。
那么,疫情之下成為市場“香餑餑”的抗菌面料,究竟是企業的機會還是新一輪的挑戰呢?
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抗菌面料的身影在紡織市場上越來越常見。
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了用持久抗菌棉紗、艾維抗菌紗、薄荷抗菌紗和純棉抗菌彈力紗制成的抗菌面料;聯盛(福建)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時推出了石墨烯抗菌防護系列面料;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海藻纖維抗菌系列產品。
抗菌面料在新冠疫情的推動下成為了全球企業搶占的新“藍!。
然而,在抗菌面料快速生長的背后,卻暗藏著魚龍混雜的隱憂。
近日,浙江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功能性服裝比較試驗結果。測試結果顯示,在本次測試的12款抗菌性服裝中,有5款不合格。
要知道,隨著抗菌面料的普及,人們對于這種面料的認知越多,所提出來的要求就更具體更專業。
但依舊有不少企業在抗菌面料所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選擇了降低品質降低要求帶加大生產效率,去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也由于抗菌面料的引爆,是隨著疫情而帶來的,因此至今沒有一套專門針對抗菌面料所提出的參考標準,比如考察標準、生產規范、實例樣本等等。
當然,也有企業表示,自己也想開發高品質的抗菌面料,但是公司的研發資金不足、技術人員缺乏、生產器材落后等問題都成為了他們研發創新路上的絆腳石。
因此,與高校開展科研合作,也成為不少面料企業的選擇。
此前,在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的新型抗菌抗病毒面料研發研討會上,亞東(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東恒印染有限公司、常州綠洲紡織有限公司、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常州東方伊思特染織有限公司、常州裕源靈泰面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厚生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都表示:
后疫情時代,抗菌、抗病毒面料的研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未來希望通過和學院合作,解決在這方面的技術難題,把研發任務落到實處,盡快實現技術突破,從而能抓住市場機會。
可以這么說,抗菌面料對于那些已經做好準備或者正在做準備的企業來說是下一個機會,但對于那些只想要在抗菌面料里分一杯羹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
畢竟在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下,不求創新發展的小企業很難擁有幾個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