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菌懸液培養方式對紡織品抗菌試驗的影響 張紅利 劉會 蔣芳 (陜西西安纖維紡織品監督檢驗所) 摘要:探討紡織品抗菌性能檢測中接種菌懸液的培養方式對抗菌試驗的影響。分析了接種菌懸液濃度與試驗有效性的關系,分別采用振蕩培養和靜止培養方式制取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懸液,通過對比所制得接種菌懸液的濃度,認為在接種量相同的情況下,采用靜置培養所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接種菌懸液濃度符合標準要求,而采用振蕩培養所得的大腸桿菌的接種菌懸液符合標準要求。 關鍵詞:靜置培養;振蕩培養;接種菌懸液;有效性;細菌濃度 中圖分類號:TS1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415(2011)01-0030-02 近年來,抗菌紡織品備受人們青睞,各種抗菌產品層出不窮,對紡織品的抗菌性能進行準確的檢測和科學評價,對抗菌紡織品的良性發展尤為重要。我國在2008年就已發布了紡織品抗菌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標準(GB/T 20944.3),在依照標準檢測的過程中,我們采取了振蕩培養和靜置培養兩種培養條件培養制取接種菌懸液,發現不同培養條件會對接種菌懸液濃度造成一定影響,而接種菌懸液濃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試驗無效,使試驗數據過分偏離真實值,從而對試驗有效性有一定影響。所以接種菌懸液的細菌濃度應與標準所要求的濃度相接近。 1·細菌濃度與試驗有效性的關系 GB/T 20944.3—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第三部分:振蕩法》中將制備好的接種菌懸液經過4次10倍稀釋,再取5 mL含微量營養物的稀釋液將其接種到紡織品萃取液中振蕩培養18 h后觀察其增長倍數。在測試中,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標準要求對照樣的試驗增長值F大于1.5時試驗方為有效,即要求18 h振蕩中細菌的增長倍數大于1×101.5倍。而制備好的接種菌懸液經過4次10倍稀釋,接種就使得一定數目的細菌由營養豐富的培養基接種到營養相對比較貧乏的培養基中。接種菌懸液濃度大,細菌接種量大,在18 h培養過程中停滯期短,易達到有效性要求的增長倍數。接種菌懸液濃度小,細菌接種量小,在18 h培養過程中停滯期長,不易達到試驗有效性要求的增長倍數,易導致試驗無效。細菌的生長繁殖需吸收營養合成細胞組分,由于細菌在大量生長繁殖過程中會消耗營養致使一定容積的培養基濃度降低。同時代謝產物大量積累會對菌體本身產生毒害,pH值、氧化還原電位等均有所改變,溶解氧供應不足。這些因素均對細菌生長不利,使細菌的生長速率下降甚至到零,死亡速率增加進入靜止期。所以一定的營養物質中,細菌繁殖時,接種菌懸液濃度不宜過大。從以上綜合分析來看,接種菌懸液濃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試驗無效。 2·試驗 2.1試驗儀器及材料 試驗儀器:BHC-1000ⅡA/B3型二級生物安全柜,LRH-150F型生化培養箱,HD500型水浴振蕩器,PXQ-L5-30-Ⅱ型高壓滅菌鍋。 營養肉湯:牛肉膏3 g,蛋白胨5 g,蒸餾水1 000 mL。 營養瓊脂培養基:牛肉膏3 g,蛋白胨5 g,瓊脂粉15 g,蒸餾水1 000 mL。 0.03 ml/L PBS磷酸鹽稀釋液:磷酸氫二鈉2.84 g,磷酸氫二鉀1.36 g,蒸餾水1 000 mL。 2.2試驗方法 (1)從保存菌種試管中取一接種環細菌,在營養瓊脂平板上劃線,于(37±1)℃培養18 h~24 h。 (2)用接種環從平板中挑取一典型菌落,接種于20 mL營養肉湯中。置于HD500型水浴振蕩器中,溫度(37±1)℃,130 r/min,振蕩培養18 h~24 h。 (3)用接種環從平板中挑取一典型菌落,接種于20 mL營養肉湯中。置于LRH-150F型生化培養箱中,溫度(37±1)℃,靜置培養18 h~24h。 (4)將(2)和(3)所得培養物稀釋,取不同稀釋度的菌液1 mL放到平皿中,倒入瓊脂,待凝固后,倒置平皿并置于生化培養箱中,溫度(37±1)℃培養24 h~48 h。記錄有效平板中的菌落數。 2.3試驗結果及分析 試驗結果見表1和表2。 標準中要求接種菌懸液的具體濃度范圍在1×109cfu/mL~5×109cfu/mL時,測試結果為有效。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從表1可知,采用靜置培養所得的接種菌懸液濃度符合標準要求,而采用振蕩培養所得菌懸液濃度小于標準要求。接種菌懸液濃度小,細菌接種量小,在18 h培養過程中停滯期長,不易達到試驗有效性要求的增長倍數,易導致試驗無效。而對于大腸桿菌,從表2可知采用振蕩培養所得的接種菌懸液濃度符合標準要求,而采用靜置培養所得菌懸液濃度小于標準要求。 3·結論 影響紡織品抗菌性能檢測試驗的因素很多,有試驗溫度、溶液pH值、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溶液中營養物質含量、接種菌懸液濃度等。由于培養方式會對接種菌懸液濃度有較大影響,故而培養方式對試驗的有效性有一定影響。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采用靜置培養符合試驗要求,采用振蕩培養會使接種菌懸液濃度小于標準要求,易導致試驗無效,故應采用靜置培養。而對于大腸桿菌,采用振蕩培養符合試驗要求,采用靜置培養會使接種菌懸液濃度小于標準要求,易導致試驗無效,故應采用振蕩培養。 參考文獻: [1]翟震宇.我國針織物抗菌性能測試標準的比較[J].針織工業,2009(3):67-68. [2]周群英,高廷耀.環境工程微生物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與出版社,2000:6-1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0944.3—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3717號